保險營銷員曾經被視為和安利同一級別的病毒營銷分子,原因嘛,大多源于他們犯下的這七宗罪……
Chapter one:出處難辯的名人警句
就像萬用作文模式一樣,好的議論文一定要套用名人警句,保險營銷也把能背如流保險金句當成通往成功的橋梁的一塊磚。保險界用爛了的句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嘉誠的“別人都說我很富有,擁有很多財富。其實,真正屬于我個人的財富是給自己和家人買了足夠的保險”。理財皆下品,唯有保險高!但事實上這句話到底是不是李嘉誠說的還待考證,其行事作風著實不像如此廣告打得滿天飛的人。
這種斷章取義,乃至捏造名人名言是國人一貫作風。莊子的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”激勵學子無數,但聯系上下文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。以有涯隨無涯,殆已”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“人生是有限的,但知識是無限的,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,是必然失敗的”。真當我傻??!
Chapter two:位數混亂的公司排名
每到年初或是年中的時候,就看到朋友圈開始刷屏了,XX保險公司今年或是去年成為中國201X年十大保險公司第一/二/三……名呢,我們實力不容置疑!關注了多家保險公司員工微信號的消費者就納悶了,這怎么每一家發出來的排名都不一樣?同一家公司在這家發的榜單里排后五,怎么到了自家就排到了前三?
實際上每一年都會由保監會統計整合發布壽險、財險、車險的年保費收入數據,權威保險研究網站會將排行榜掛網公示,所謂十大排名,也只是論當年保費收入定排行,綜合實力不做評比。
Chapter three:危言聳聽的別家案例
保險營銷最讓人想捅刀子的地方就是跟你不斷的說案例!誰誰家高位截癱、誰誰家癌癥拖垮全家、誰誰家一夜之間家破人亡等等,說完別人就輪到你,從意外撞傷到穿越海陸空無所生還,從輕癥診療到癌癥只能等死,家人悲痛欲絕精神經濟雙重打擊人不像人鬼不像鬼,不買就是對家人不負責、對自己不負責,不買不是中國人,道理我都懂,但是說這么多這么驚悚我可以先把你送去跟佛祖談談心么?不去做家庭倫理劇編劇只做個保險營銷還真是屈就了呢!
引導風險觀念是正確的做法,但大量人倫慘劇轟炸消費者都不禁懷疑起保險銷售的用心,硬塞進風險概念迫使消費者掏錢跟強買強賣有何區別?能不能請你把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還回來!
Chapter four:牽強附會的熱點炒作
央視主持因癌癥辭職,翌日就作為保險案例登上業內頭版。真是奇了怪了,你們怎么就這么肯定他們沒買保險?迪拜酋長長子突發心臟病猝死也要拿出來說說,重疾年輕化,年輕男性發病率上升,投??滩蝗菥?! 我知道刻不容緩啊,但是這樣子翻來覆去把別人的悲痛拿來炒作做案例……我們能不能積極健康一些、三觀端正一些、為當事人都考慮一些?比起來現在各類“就是要嚇哭你”的保險案例宣傳,一度風靡業內溫馨簡單的保險宣傳視頻《留愛,不留債》簡直業界良心。
Chapter five:讓人誤解的保險功能
患病了,要買保險;死亡了,更要買保險;吃不飽,需要買保險;睡不醒,也需要買保險,你當保險是大圣同款王母蟠桃么,敢情我只要投保了就能不治而愈,原地復活,獲得三千年功力身如玄鐵、火眼金睛、長生不老騰云駕霧護送師傅西天取……啊呸,拯救地球?宣傳重點是不是哪里不對?保險本就是一份愛的傳承,困難時的雪中送炭,哪有那么妖魔化!
Chapter six:至死方休的跟進營銷
電話騷擾、短信轟炸、微信攻擊,甚至上門堵,這是保險營銷員還是癡漢跟蹤狂??!警察蜀黍就是這個人! 保險營銷員說自己沒有社會地位被消費者歧視……你們倒是在營銷方式上拿出點讓人尊重的作風來??!在寫著這篇文也待過保險業的小編都給跪了呀,跟客戶建立關系真的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換位思考體諒下客戶的難處和諧相處,理性營銷就這么難么!
Chapter seven:趨炎附勢的銷售態度
其實很多行業都是這樣,都認有錢的主。保險營銷大多時候亦然。說不是?捫心自問一下,面對投保500萬的客戶跟5000塊的客戶,在處理疑議時的態度是不是有所不同。當然精英銷售之所以能成功很大部分是因為無論客戶資質如何,都可以細心服務,盡善盡美??刹⒉皇敲總€消費者都有機會遇到這樣態度如一的保險營銷員,更多時候都要忍受對方的冷嘲熱諷,“這點點錢保不了多少的,多投點,您不會連這些錢都沒吧”、“就這些保費啊,隨便啦,買不買都一樣的”……可不可以撕了投保單糊這種人一臉?